绿色建筑新闻中心

国内外健康建筑的理念标准与实践探索

时间 :2020-11-25 作者 : 来源:中国建筑协会 浏览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仅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这次疫情引发了各个行业的深刻反思与广泛讨论,我们从建筑文化的视角,邀请多位院士、江苏省设计大师和相关专家学者围绕“疫情下建筑和城市的反思与应对”议题开展笔谈,并以“疫中思策”为主题,推出系列文章,希望能够为建筑乃至城市工作者提供更多防灾救灾的思想启迪和应对之策,助力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

建筑作为承载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场所,与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当前,聚焦于健康性能提升、致力于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的健康建筑正受到高度关注。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简要梳理健康建筑理念标准的发展背景、内涵和特征,介绍健康建筑发展的实践探索与趋势,并提出江苏推动健康建筑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健康建筑: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活动,也折射出时代的生产方式、价值追求、审美趋向,因此,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迁。

1980年代以来,“节能环保、生态低碳和舒适健康”逐渐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关注的重点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影响全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建筑作为全球能源的巨大消耗体,应当体现时代趋势,使人类更为健康、更为持久地生活在可持续的环境中。”伴随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的日益广泛,国际建筑领域的探索首先从资源节约角度出发,强调把建筑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随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以及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业革命,强调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引领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并由此引发了全球低碳生态建筑发展的热潮。

但不可忽视的是,人们在享受各种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依然面对着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的各种问题的困扰。同时,随着居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选择住宅已不再仅仅依据区位、规模等简单的标准,也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美观或建筑节能,而是更注重住宅的内在品质,更强调建筑作为保持身心健康、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载体和场所。受使用者需求提升的驱动,世界范围内建筑行业开始将目光逐渐回归到“居住与健康”发展主题上。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在“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可以说,持续推动以提升健康性能为目标的“健康建筑”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新目标、新导向。

我国发展健康建筑的背景与要求

1.生活质量层面:“以人为本”理念的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居住健康的目标已不仅是生理层面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性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老龄化社会、社会疾病谱变化以及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给居住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重大挑战。在建筑领域,室内空气污染、环境舒适度低、适老性设计弱、交往与运动休闲服务场地不足等空间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近年来,SARS、埃博拉、流感以及此次的新冠肺炎等影响世界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对建筑在应急状态下如何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新命题。

建筑作为关系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需要强调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导向,以服务人的发展为设计理念,需要承载更多的健康责任:健康的环境、健康的用水、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健康的服务等,提高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健康的现实需求,提升建筑的功能和品质。

2.国家战略层面: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要求

 

对个人而言,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对国家而言,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建筑作为促进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和场所,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构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可以说,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引导推动健康建筑发展,营造健康的建筑环境,将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在建筑行业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时代命题。

3.行业发展层面:绿色建筑高层次发展需求

随着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政策、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绿色建筑实施的不断发展,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迅猛、态势良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城镇建设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超过25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超过40%,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达到10139个,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按照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绿色建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能源资源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舒适性、健康性不断提高的要求”。新时代健康建筑的发展应兼顾绿色低碳和舒适健康的时代需求。

664829e6b29a49fe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常州武进影艺宫

健康建筑内涵与特征解析

1.健康建筑的内涵认知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解释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建筑的健康性能应涵盖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所需的要素。2000年,Healthy Buildings国际会议上对健康建筑的定义是:“一种体验建筑室内环境的方式,不仅包括物理测量值,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率、噪音、光、空气品质等,还需包括主观性心理因子,如布局、环境色调、照明、空间、使用材料等;还需要加上工作满意度、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一栋健康建筑必须满足以上所有因素的要求”。

1990年代中期,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联合建筑学、生理学、卫生学、医学、体育学和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展了居住与健康问题有关研讨和实践,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健康建筑(住宅)标准等相关成果。但受当时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制约,健康建筑尚未得到全面关注。2017年1月,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以下简称《标准》)发布实施。《标准》明确:“健康建筑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标准》将健康建筑定位于绿色建筑多维发展的深化方向,以使用者的“健康”属性为核心,以使用者的实际满意度为重点,提升绿色建筑的品质,引领绿色建筑达到更高的目标。同时,健康建筑评价遵循多学科融合性的原则,建立了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要素的评价指标,对建筑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鼓励健康建筑的性能提高和技术创新,另设置“提高与创新”政策引导内容。

76b0c396a31f2a6a

目前,我国已组织成立了“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场机制为导向的产学研用机制正逐步建立,各类评价标识认证项目创建和专项科学研究有序推进。截至2019年9月,全国共50个项目获得了健康建筑标识认证,涵盖江苏在内的14个省市。其中包括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在内的4项优秀健康建筑优秀项目被健康建筑联盟遴选为“健康建筑示范基地”。

c5a5733d93fdc3ac

健康建筑标识项目地区分布(截至2019年9月)

1a16bbbd1517db35

健康建筑示范基地:中衡设计集团研发中心

2.健康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联系与区别

健康建筑聚焦于人的健康需求,不仅仅是强调居住环境与健康性能的优化,也涵盖了“环保”、“生态”、“绿色”、“节能”等概念的内容,旨在通过重塑建筑标准来全方位解决居住健康问题。它与绿色建筑的主要区别大致体现在:绿色建筑更多着重点在实现环保和能源可持续利用,即“消耗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而健康建筑及其评价标准更着重于“人”与“健康”的关联,关注建筑内部环境健康、居住者居住生活的认证评价,一方面促进并提升了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中的健康要素,另一方面也填补了现行绿色建筑规范标准中健康需求的空白部分。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容体系看,健康建筑以及其评价标准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3方面:

(1)健康建筑是以人的全面健康为出发点。绿色建筑标准注重建筑与环境间的关系,涵盖的健康性能要素不全。健康建筑以建筑环境对使用者的健康影响和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主动干预作为评价重点,将适宜的空间和湿热环境、空气清洁、水质安全、环境安静、光照良好和健康促进作为一级指标,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标准,客观衡量建筑的健康性能和健康指数,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健康风险、让使用者切身感受到健康建筑带来的直接效果。

(2)健康建筑更强调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性。人的健康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健康建筑在指标设定方面不只是建筑工程领域内学科,还包含了病理毒理学、流行病学、心理学、营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学等多种学科领域,有针对性地控制建筑中影响身心健康所涉及的建筑因素(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饮用水水质、室内舒适度等),进而全面提升建筑健康性能,促进建筑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3)健康建筑是绿色建筑的“升级版”。健康建筑以绿色建筑为起点,在保证“绿色”的同时更加注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如《标准》规定申请评价的项目应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包括要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认证标识,或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等。

70408284008a3249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内容框架

dc36fec40a1ac7e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内容框架

健康建筑的国际探索和发展趋势

199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了健康建筑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发展理念上看,国际健康建筑是在满足住宅基本建设要素和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从行动措施上看,是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制定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展示、推广各种健康建筑发展的适宜技术和相应的设备来推动健康建筑的发展。同时,强调多部门、多领域的联合实践,包括研究开发、住宅建设、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单位的合作,以提供完整的健康建筑产品。

美国:建立WELL 健康建筑标准

美国于1992 年设立了国家健康住宅中心,开展了“健康的家”建设计划并设置了专门机构,指导健康住宅的发展。2001年10月,美国环境保护署发布了《健康建筑,健康人们:21世纪室内环境质量的远景规划》。规划目标是:未来25~50年在全国实现健康建筑,使绝大多数人在健康建筑中生活、工作和学习,使儿童们在室内空气质量优良环境中成长。规划提出,通过一体化建筑设计和合理选择通风、建材等产品,创建节能、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实现人类生存的健康室内环境,为全球建筑设计、施工、维修以及产品开发领域树立一个楷模。2012年7月,美国颁布了 WELL 健康建筑标准,成为全球首部关于健康建筑的评价标准。该标准重点考虑了建筑与其使用者健康之间关系,包括了空气、水、营养、光、健身、舒适、精神 7 大类评价指标,对建筑中人体健康及舒适度进行衡量、认证、监督,并对改善人体 11 大身体系统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2016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等发布了《推进健康建筑发展报告》,据对美国的业主、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承包商调查,指出美国 67%的建筑业主关注为大众创造更加健康的建筑。同时,报告指出美国设计领域和建造业将更广泛地推广优先考虑租户和用户健康的建筑模式。

61d1455cd750a4e8

Well建筑评价体系及发展报告

加拿大:推广SuperETM健康住宅

经历了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后,加拿大政府在开发节能住宅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建筑设计、生产、安装节能通风设备等方面健康性能的研究,******了以提高健康及舒适居住环境产品及技术为目标导向的SuperETM健康住宅技术规范要求。

加拿大SuperETM健康住宅的特点包括:提高居住环境品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改善防雨功能,增强水气控制,节约能源,提高耐久性。SuperETM健康住宅需具有良好的屋内空气质量、健康及环保建筑材料、机械通风设备、爬行空间、墙体结构。SuperETM健康住宅技术规范要求住宅内尽量使用环保及健康建筑材料,提高环境保护功能,改善室内居住环境。规范提供了一份健康建筑材料清单,每幢健康住宅必须选用其中三项或以上材料。另外,规范亦提供了一份环保建筑材料清单,每幢健康住宅必须选用其中两项或以上材料。

日本:推动健康住宅建设

1980年代末,日本医疗卫生机构的一项调查揭示出,日本大约有30%的住宅因为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而易引发人群的“新居综合症”。这一调查结果引发了日本政府、行业和社会对住宅健康性能的高度关注,并迅速建立了地方行动框架。1990年代,日本政府颁布了《健康住宅宣言》和《环境共生住宅》发展指引,用于指导住宅的建设与技术开发,并大力推行健康住宅。

根据有关的标准要求,日本健康住宅需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1)实现住宅内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

(2)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源、节能和利用自然能源等办法来保护环境;

(3)与自然环境、地区社会等周边环境之间达成协调。

为了推行健康住宅的建设,日本成立了专门的健康住宅技术研究所、健康住宅对策推进协议会等组织,以防止化学物质、霉菌等过敏症等疾病,实现健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日本组织了公众卫生、设备技术、文教等部门进行有关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法国:编制健康营造指南

作为法国“国家环境健康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法国住房部和环境部共同编制、并于2013年4月实施的《健康营造:开发商和承建商的建设和改造指南》,旨在综合考虑声音、视觉和热湿环境的舒适度以及某些新出现的健康风险基础上,为业主和建设者提出有关健康营造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预防建筑环境各种污染,该指南从洁净空气、良好水质、良好舒适度(声音、视觉、热湿)、新风险预防(电磁、纳米材料)等方面,为健康建筑设计、建造、运营提供了技术依据。

对江苏健康建筑发展的初步思考

江苏既是经济社会先发地区,也是建筑业发展强省,在推动健康建筑发展方面有基础、有优势、有需求,应先行一步推动健康建筑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看,江苏进入了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已跨越70%,人均GDP达到115168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对生活品质、健康安全、人本舒适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行业发展看,2018年江苏建筑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5%;每年新增建筑约1.5亿平方米,约占全国的10%(2018年新开工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2%);从绿色建筑发展基础看,江苏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达2768个,建筑面积达2.9亿平方米,绿色建筑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3caa45c06a7766d0

江苏省绿色建筑标识发展情况(2008-2018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健康、安全等相关议题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在建筑设计领域,伴随着国家《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密集******,建筑的健康安全性能势必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疫情过后,健康建筑作为“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的有效途径和场所载体,将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新导向。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提出积极引导和推动江苏健康建筑发展的几点建议:

1.有序开展健康建筑建设试点工作

以示范项目创建为载体推动健康建筑设计探索,如在新建政府投资项目、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示范区中率先开展健康建筑建设试点等。同时,引导和鼓励商品住宅项目进行健康建筑试点,积极推动既有建筑项目健康改造升级。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基础上,积极探索“健康建筑—健康住区—健康城市”一体化的健康全链条发展模式,带动建筑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改革。

2.研究建立地方健康建筑技术体系和评估体系

根据健康建筑的发展需求及《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吸纳、转化健康建筑研究的科学成果,建立适合省情的可感知、可体验、可测量和可验证的健康建筑评价体系;收集评价运行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反馈,探索形成包含健康建筑设计、施工、运维、评价、性能检测等在内的涵盖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健康建筑从策划、设计到运营全过程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3.推动健康建筑产品应用和技术创新

健康建筑是多学科、多领域技术集成的成果。因此,应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优势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加强健康因素识别与激励研究:鼓励与健康相关的建筑产品研发,向社会大众推广使用有利于健康的建筑产品;对群众关注度较高、健康影响大的建筑材料,开展符合标准的建筑产品认证工作,发布相关产品名录;积极推进健康建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加强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对健康建筑关键产品、材料的检测能力;鼓励建设单位用创新的手段、方法、技术提高产品健康性能,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环境。

4.加强健康建筑产业资源整合

健康建筑发展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建议整合科研机构、地产商、医疗服务行业、物业管理单位、适老产业、健身产业等与健康建筑相关产业资源,联合医疗、卫生、体育、信息化等不同领域共同研发和优化健康建筑相关产品,注重各产品及技术之间与建筑的系统集成,持续推动产品品质升级。同时,推动健康建筑市场运作机制和市场化服务模式创新,引导产业链和资本链的有效运作,加速推进健康建筑产业的有序发展。

5.探索建立健康建筑信息化管理监测平台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理念和技术,对健康建筑涉及的影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因素进行搜集、识别、处理;采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多角度、多尺度研究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水质、物理环境、服务设施等因素对居民健康的综合影响,为推动健康建筑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清勤,孟冲,李国柱,T / ASC 02—2016《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编制介绍[J]. 建筑科学,2017(02),第33卷第2期.

[2]. 王清勤,邓月超,李国柱,孟冲,谢琳娜,刘茂林,曾璐瑶.我国健康建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OL].科学通报, [2020-02-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784.N.20200204.2308.082.html.

[3]. 叶海,罗淼,徐婧,健康建筑及其评价标准[J].建筑科学,2017(02),第33卷第2期.

[4]. 溟捷,美绿建委等发布《推进健康建筑发展2016报告》[J].建筑时报,2016(006版).

[5]. 刘少瑜、顾婷婷、齐志宇,健康城市与健康建筑近年于香港之发展成果[J].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

[6]. 陈自强,秦未末,基于 WELL 标准的健康建筑[J].绿色建筑,2016(2).

[7]. 健康建筑,绿色建筑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http://www.qianjia.com/html/2017-02/23_266923.html.

[8]. 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7-04/17/content_213033.htm.

[9]. 建研院发起成立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http://www.sasac.gov.cn/n86114/n326638/c2585261/content.html.

[10]. 从智能建筑、绿色建筑到健康建筑http://mp.weixin.qq.com/s/SSdJS5dxSVN7YhT5I8WjPw.

[11]. WELL健康建筑时代http://mp.weixin.qq.com/s/KpxizOD9qHjQMMxuux11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