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已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新底色
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其中,“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重点任务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建。
实施目标方面,到2030年,新建建筑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达60%。此外,《实施方案》提及,积极推动城中村、居住建筑因地制宜实施改造,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三宜街区”创建中同步实施节能绿色化改造。
深圳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今年计划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6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据深圳市住建局数据发布专栏获悉,2023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深圳新竣工绿色建筑项目数量分别为63个、58个,面积分别为803.39万平方米、600.7万平方米。
此前,深圳市住建局方面透露,深圳绿色建筑总规模已超过1.6亿平方米,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超过1500个,深圳已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最大和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加快建设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实施方案》指出,完善建筑信息化技术政策标准体系,推广建筑信息模型( BIM ) 和城市信息模型( CIM )应用,加快建设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到2025年,纳入智能建造试点的项目不少于100个,建成智能建造产业园区。
早在2022年10月,住建部决定将深圳等24个城市列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为期3年。按照相关要求,试点城市要严格落实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各项试点任务,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体系、发展路径和监管模式,为全面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高质量完成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任务,推动深圳高标准、高水平开展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今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 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指出,通过“六大体系”( 技术标准、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建设,实现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智能建造发展整体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工程建设领域实现从建造、制造到智造的转变,成为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典范的工作目标。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3年末,纳入智能建造试点的项目不少于30个,到2025年年末,纳入智能建造试点的项目累计不少于100个。